滁州市残联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5-06-04 00:00
    【字体:打印

        滁州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在市残工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将组织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为重点,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立足点,以重点事项管理卡为切入点,以提升社情民意为关键点,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2014年工作总结

        一、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我会紧密联系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紧紧围绕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落实“三项”要求,解决“四风”问题,把握“五条”原则,扎实做好三个环节的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学习交流,共组织集中学习184人次,集中讨论91人次,集中观看教育片49人次,“一把手”上党课2次,问卷测试12人,参观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展览馆18人,赴藕塘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重温入党誓词18人。深入基层残疾人组织、残疾人家庭、福利企业、非公企业、“三联三增”帮扶点,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走访了8个乡镇、24户残疾人家庭,召开座谈会14场、座谈175人次,建立联系点5个,深入福利企业5家、非公企业1家。建立“四库”99条,主要涉及残疾人生活待遇、就业、康复、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针对征求上来的意见建议和我会工作实际,确定了2014年我会为残疾人办实事17项,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6项,开展创新工作4项,并向社会公开承诺。针对“四风”问题,市残联领导班子向社会作出6项公开承诺。通过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市残联门户网,向社会公开我会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和2013年“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多角度查摆问题,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多方位整改立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8项。

        二、深入推进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实施。9月24至2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钢昌带领部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在我市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检查。检查组一行深入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来安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天长市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盲人阅览室、盲人按摩室、残疾人家庭、滁州市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基地、琅琊区东门社区康复和托养机构、滁州市残疾人假肢装配站、滁州市康复中心医院、天长路无障碍建设通道等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执法检查。听取了滁州市陆峰副市长对我市近年来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汇报,并与市财政局、人社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部分残工委成员单位进行座谈。经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检查组对我市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指导性意见。下步将提交市人大主任会议和常委会议进行研究。

        三、救助和康复民生工程有新突破。2014年我市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康复民生工程,在完成省下达任务的前提下,扩大残疾人救助范围,提高受益面。一是提高低保三级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在省每人每年400元和800元的基础上,我市统一为每人每年840元,其中老年救助对象为每人每年1200元;二是将分散供养五保户中一、二、三级残疾人纳入生活救助范围,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三是符合残疾人生活救助对象继续实施残疾人医疗救助和殡葬救助,今年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58619人,超额完成省、市救助任务,发放补助资金6113.51万元;四是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由省任务数660例增加至1200例,我市自筹资金54万元,实际完成手术1207例,超任务数547例;五是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由每人每年500元增加至1000元,共救助精神残疾人4488人,在琅琊区开展了“送医送药”试点工作;六是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省下达我市任务数657例,涉及人工耳蜗手术、聋儿助听器验配、聋儿语训、脑瘫康复、智障康复、孤独症康复、肢体矫治手术、辅具适配、矫形器适配等9个方面,我会多方筹集资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超额完成17例。七是与市民生办联合下发《滁州市2014年度县、市、区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工程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细化考核内容和目标分值。

        四、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有新发展。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改善功能、重返社会的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事关重大、意义深远。2014年,我会完成低视力患者适配助视器363名,低视力患者家长培训370名,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救助129名,免费发放轮椅1076辆,免费发放电动轮椅车代步车16辆,免费彩金辅具项目配发793件,免费发放助听器30个,为下肢残疾人安装假肢104例、特殊假肢9例、上臂假肢8例,制作成人矫形器51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94名,孤独症残疾儿童康复62名,脑瘫残疾儿童康复140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16名,聋儿助听器验配17名,聋儿语训143名,肢残儿童矫治手术17名。天长市和凤阳县新建了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推荐20多名残疾学生到省特教中专学校读书。救助贫困残疾大学生93名,发放救助资金41.1万元。救助贫困中学生400多名,发放救助资金60多万元。天长市出台小学阶段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各县、市、区出台相关政策。开展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促学工作,成效明显。

        五、残疾人就业维权工作有新举措。结合我市残疾人就业现状,多措并举,着力安排好残疾人就业,为改善他们生产生活提供有利条件。全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524万,下达无障碍改造任务50户,举办3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培训800人,万人就业任务数1000人,阳光大棚70个,阳光助残就业扶贫基地8个,举办第十期盲人按摩培训班33人,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1人,全国远程指导员考试22人。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出台《滁州市残联加强信访工作的管理规定》。做好来信和来访工作,共接待来访45批次,128人次,来信5件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残联认真做好“三小车”残疾车主整顿工作,协调处理“三小车”残疾车主来访工作。申报发放2014年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1191名。

        六、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有新成绩。文化体育活动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市残联会同十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残疾人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残联与滁州市图书馆联合开展“百家图书馆文化助残公益行动”,为15名残疾人免费办理了图书借阅证,赠送有关书籍。发掘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建立特艺人才信息库,积极推荐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参加省首届读书达人大赛,荣获三等奖。天长市、凤阳县开设县级盲人阅览室,开展牵手残障残疾人走进图书馆,体验公共文化设施感受无障碍服务,触摸盲文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举办了民间剪纸串珠手工培训班,邀请残疾人民间剪纸艺术家于华和,举办“残疾人民间剪纸培训班”,并将其近百幅作品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展示。邀请残疾人艺术团来我市进行艺术表演5场次,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同时促进文化交流。深入开展“文化进社区”、“文化进乡村”工作。启动“文化助残电影进社区”活动,播放残疾励志影片《特别的爱》为残疾人朋友奉上精美的文化盛宴。组团参加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市代表队31名运动员参加田径、游泳、飞镖、乒乓球、象棋、举重、聋人篮球7个大项46个小项的角逐,参赛运动员自强不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奋勇争先,共获得14枚金牌、18枚银牌、7枚铜牌,位于全省奖牌榜第七位,金牌榜第七名,同时获得“安徽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被评为2010-2014年全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谱写了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10月23至24日,中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孙先德、中残联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张宏坤,在省残联张纯和理事长、办公室曹振祥主任的陪同下到滁州市调研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七、残疾人组织宣传工作有新成果。 7月11日,安徽省首届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滁州举行,市长张祥安在报告会举行前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全国自强模范”滁州市全椒县瓦山林场职工韩明道、阜阳市临泉县城关希望小学校长任影等6名自强模范与助残先进代表结合实际,用质朴的语言、翔实的事例、真挚的情感和切身的体验,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桩桩、一件件感人事迹,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积极形象,给在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精神洗礼。会同市委宣传部制定《滁州市残疾人事业宣传奖励办法》。制定特色鲜明的《惠残民生工程宣传方案》。在滁州日报每月推出《残疾之窗》专栏。积极向省残联推荐“我梦最美”为主题的残疾人微电影作品《玉兔追梦》。报送2013-2014年度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作品12件,其中:《爱与“孤独”同行》获得摄影类作品一等奖,文字类作品二等奖2项,电视类作品三等奖3项,滁州市残联在此次的评选中荣获组织奖。围绕“助残日”、“爱耳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共制作展板27块,发放宣传手册(传单)15000多份,举办防聋知识讲座5场。在备战省六残运会期间,市残联多次邀请主流媒体对运动员训练、生活情况进行专题采访,在《滁州日报》整版刊登以“自强拼搏逐梦想、奏响生命最强音”为主题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推进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构建以县级残联为龙头、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社区(村)残协为基础、各专门协会为依托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形成完整的残疾人工作组织体系。切实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圆满完成持证残疾人10324人、非持证残疾儿童320人核查工作,对3个县45个村450人进行电话抽查。组织217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参加中残联网络在线学习培训,组织17名专门协会主席参加岗位远程培训学习。开展助残志愿者网上注册和助残志愿活动。对全市0-35周岁残疾青少年14959人进行了摸底。全市助残志愿者网上注册近4000人。全市残疾证共发放106925件,办证率为42%,其中今年办证15278件。

        2015年工作思路

        1、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市级和部分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达到国家有关建设标准。

        2、贯彻落实皖办发〔2014〕25号文件。代拟《关于明确贯彻落实皖办发〔2014〕25号文件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通知(讨论稿)》,协调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下发执行。

        3、继续实施省政府惠残民生工程。实施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和康复民生工程,针对省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标准提高10%,我市救助标准需做相应的提高。继续扩大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名额,将省任务数扩大到1200名。

        4、完成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等11个部门《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的通知》要求,成立组织,加强领导,落实经费,联系群众,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5、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力度,使我市残保金征收与全市财政收入相匹配。

        6、抓好残疾人康复就业等项目实施。继续开展轮椅捐赠、辅具适配、精神病患者住院救助、盲人定向行走培训、低视力产品验配、成人助听器验配、贫困重度残疾人适配、万人就业工程、残疾人危房改造、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贫困残疾大中学生救助等项目实施,让更多残疾人得实惠。抓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和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工作,巩固已有创建成果,指导来安、全椒、定远三个县顺利通过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验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